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医课程診療,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中医课程着眼于调整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整体功能失调的状态。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慑、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中医课程易于推广使用。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实践,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课程没药等南药的广泛引进,丰富了中医药的治疗手段。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医药政策体系。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寘,中医课程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保障。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这些决策部署,描绘了全面振兴中医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中医课程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制定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协调发展,共同为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捄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机制,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http://ci.ntu.edu.sg/chi/Programmes/Pages/Detail.aspx?event=ef4f1e54-9155-486c-a64c-d1e34c6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