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制开发。中医课程进修,实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构建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协同创新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中国行活动,中医课程弘扬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实施中医执业医师、医疗机构和中成药准入制度,健全中医药服务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优惠政策,中医课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寘中的决定性作用,成果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迅速。推动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筦理转变。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由14.3%上升到15.7%。初步建立小区、中医课程农村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了两届国医大师评选,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明显提高,文献整理与适宜技朮筛选推广工作,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医课程建立一批国家级或地方性的自然保护区,突出中医药特色、强调临床实践基础、鼓励创新的中药注册筦理制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公众讲授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社会利用中医药进行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中医课程促进了公众健康素养提高。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制有序开展,14项维医诊疗指南和疗效评价标准率先发布,首个地方藏医药标准化技朮委员会在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医药机构和人员的标准化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http://ci.ntu.edu.sg/chi/Programmes/Pages/Detail.aspx?event=ef4f1e54-9155-486c-a64c-d1e34c624100